第944章 升任降免,不得质疑(1 / 3)

景无名大元帅亲自下令,命雄州知府、县令等官员竭力筹集款项。

他亲自踏勘选址,最终在王家村附近选定了一处开阔平整的坡地。

随后,他调派州府内技艺精湛的工匠,指挥众人挖掘坚实的地基,大兴土木,专为王家村受灾流离的百姓营建新房舍。

王家村上下,无论老幼,但凡能出力的,无不感念大元帅恩德,自发前来相助。

他们搬运砂石土木,烧水煮饭,工地之上人人忙碌。

一时之间,工地上旌旗迎风招展,人声鼎沸,干得热火朝天,气氛热烈非常。

雄州知府、知县、镇令等大小官吏,因有大元帅亲临坐镇监工,无一人胆敢偷懒懈怠,更无人敢在用料做工上偷工减料。

望着新屋逐渐拔地而起,王家村的百姓眼中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,心中又有了奔头。

景无名并未停歇。

他亲自带人四处勘察,仔细辨别何处荒地土质肥沃,水源便利,适宜开垦耕种。

他圈定了大片良田,专为安置王家村村民、恢复生计做准备。

于是,在营建新居的同时,开荒垦地的工程也同步展开。

荒地平整后,官府及时分发了种子,为春耕播种打下了基础。

雄州知府章大人,其本性并非奸恶之徒,为人只是缺乏主见,属于那种不会主动揽事、更不会主动生事的官员。

如今有景无名大元帅在幕后主持大局,推着他前行,他反而能将各项事务执行得井井有条,走得相当稳妥。

在一次例行的军政会议上,景无名看着章知府近日呈报的文书,不禁感慨道:

“这个章知府,明明底子不坏,算得上是个好官胚子。为何本帅未到雄州时,他竟一事无成,毫无建树?难道真像那耕田的牛,不给他套上笼头,不拿鞭子抽打几下,他就只顾好吃懒做,不肯出力了么?”

“大元帅明鉴!”一旁的司马盾学士立即接口道,“确实如此,不少官员正是这般。上头若无人严厉督促鞭策,他们便如那懒马一般,虽有日行千里的脚力,却偏生赖在马厩里不肯动弹,白白荒废了光阴。”

李青德将军不由得哈哈大笑:

“哈哈哈!没错!末将营中,也常有这般懈怠的军汉,非得鞭策不可!”

景无名微微摇头,带着几分自嘲的笑意说道:

“当初与三哥南征北战,好不容易打下了岭南这片富庶之地,本王原以为可以卸下担子,逍遥自在了。此番前来,本意是四处走走,散散心,赏玩这岭南风光。

未曾想,竟又担起了这督建安民、整饬吏治的重任。看来本王此生,真是命中注定劳碌,没有享清闲的福分啰。”

“大元帅!”司马盾学士与李青德将军异口同声,语气恳切,“天下离不开大元帅!社稷苍生皆仰仗大元帅啊!”

“说起来,”景无名像是想起什么,半开玩笑地指指司马盾,“都是马骥大学士(指司马盾的老师)!总是他设计把本王抓来干活!本王啊,是屡屡掉进他老人家的圈套里了。”

司马盾听了,也忍不住开怀大笑:

“哈哈哈!大元帅此言差矣!马老师识人用人之道,向来精准。他深知章知府虽政绩平平,但为人本分,并非奸恶之辈,只是需要鞭策。

所以,才特意请您这位大元帅来,给他好好抽上几鞭子,让他这匹懒马跑起来!”

景无名听罢,想象那场景,也绷不住笑了起来。

一时间,三人相视,都忍不住抚掌大笑,气氛颇为融洽。

很快,在景无名的强力督办与官民合力之下,王家新村顺利完工。

流离失所的村民们欢天喜地地搬入了宽敞明亮、坚固舒适的新居。

村中那些在灾祸中失去双亲的孤儿,景